7月20日,惠生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石油和化工行業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李延生應邀參加隆眾諮詢舉辦的第五屆丁二烯行業峰會,發表了《丁二烯市場情況及下游高值產業需求》的主題演講,詳細分析了以中國引領的世界丁二烯需求快速增長的現狀和未來趨勢, 並重點介紹了惠生工程自主研發的丁烯氧化脫氫制丁二烯技術(含配套催化劑)及丁二烯制BDO的廣闊市場前景。
丁二烯需求持續上漲,驅動產能擴張
近幾年,儘管西方發達國家因經濟不確定性及下游產業的轉移,使得丁二烯的需求大體趨穩。 但在以中國引領的、經濟持續發展的亞洲市場,丁二烯作為合成橡膠的主要原料,其市場需求和產量均增長迅速。
惠生工程自主研發的丁烯氧化脫氫制丁二烯技術和配套催化劑,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鑒定為:「整體處於國際先進水準,其中催化劑產物收率處於國際領先水準」。 在2016年首套技術授權的裝置上,惠生的催化劑操作時間超過3000小時仍具有高活性,正丁烯轉化率80.0%,丁二烯選擇性93%左右、收率74%以上,降低每噸丁二烯生產成本1400元人民幣。 與傳統的裂解C4混合物抽提工藝相比,惠生工程的氧化脫氫工藝可有效降低裝置的物料消耗和能耗,具有低溫高活性、優良的選擇性和反應穩定性等特點,並實現單程轉化率和單程收率均高於傳統技術3-5個百分點,單條生產線能力可達10萬噸/年丁二烯。
可降解行業如火如荼,丁二烯制BDO前景廣闊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膠污染治理的意見》,明確了禁塑時程表。 多家研究機構預測,2025年中國以聚乳酸(PLA)、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為主的可降解塑膠需求量將達到200多萬噸。 1,4-丁二醇(BDO)作為PBS/PBAT的核心生產原料之一,僅2021年,PBAT對BDO的消耗量就預計增加10餘萬噸。 同時,氨綸和滌綸作為BDO的主要下游產品,也將進一步拉動BDO的市場需求。
目前,國內BDO的生產路線主要有炔醛法和順酐法。 但受環保政策的影響,炔醛法因電石乙炔高能耗、高汙染及天然氣乙炔受限,導致專案批複難度大;順酐法則受制於原料順酐的價格影響,只適用於正丁烷價廉且易得的地區。 與炔醛法和順酐法相比,丁二烯制BDO路線則具備原料來源豐富、操作條件溫和、產生的廢液量少等多重優勢,雖現階段生產規模較小,但未來發展前景巨大。 在國內丁二烯產能高速增長的條件下,該技術路線可為業主帶來更具經濟效益的市場優勢。
李延生表示,「技術創新與工程化應用密不可分。 技術創新是根本,而技術工程化水準是關鍵落地保障。 惠生通過多年的工程積累與科研攻關,實現丁二烯催化劑和工藝的極大創新與優化,不僅為行業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生命力,更在商業化應用中為業主創造了高經濟收益與回報。 ”